Flow : DeFi 能夠對抗傳統中心化金融體系嗎?

Flow : DeFi 能夠對抗傳統中心化金融體系嗎?

本文譯自 Mateusz Rzeszowski 發表在 Flow 博客的文章,原文鏈接

去中心化進入(DeFi)是自 2020 年區塊鏈世界最熱的話題之一。我們看到 DeFi 可以顛覆傳統金融行業帶來的潛力,也認爲 Flow 網絡將會在這個領域大放異彩,因此翻譯此文,以讓更多中文讀者瞭解 DeFi 和 Flow,共同迎接未來金融行業可能發生的大變局。


只要有貨幣存在,就會有我們稱為銀行業務的金融運作出現。最初是農民之間互相借貸糧食,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銀行已經變成今天金融機構的經濟巨頭,他們的報價服務對象可以是尋求投資的個人客戶,甚至可以是一個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的國家。相信由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有潛力顛覆銀行這個如此穩固的行業,對很多人來說就像天方夜譚,有這樣的想法也很合理。然而創新是種很奇特的東西,有時候大膽的想法和未被開拓的方向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可以看看中本聰白皮書描述的 Bitcoin 的願景:

現在網上商業幾乎完全依賴可信度高的第三方中介來進行交易。[...] 故我們需要一個基於加密憑證而非信用的電子付款方式,使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交易,無需信任的第三方中介參與。(Nakamoto 2008:1)

所以現在比特幣是否成功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去中心化?誠然沒有。由於交易成本高及吞吐量低,比特幣可能永遠也無法成功打倒中心化的方案。但這個想法無疑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科技環境,為之前不同領域一直被認定難以逾越的創新想法鋪平了道路。

比特幣嘗試將電子商務去中心化,而 DeFi 則希望解決銀行業務中的信任問題,兩者之間有其相似之處。也就是說,它試圖將幾個世紀以來集中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金融的意思歸根結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區塊鏈的推動下,以一種不需要中介機構的方式,將有興趣參與金融市場的人連接起來。

實際上,區塊鏈支持的智能合約允許創建複雜而相互依賴的交易系統。對潛在用戶來說,這意味著舊有模式需要的中介變得無關緊要,因為智能合約很大機會可以用點對點的方式匹配客戶。我們不需親自到銀行進行借貸,等待金融機構把貸款人的錢轉移給借款人,並收取大量費用。使用智能合約的貸款人基本上可以將自己的錢存入區塊鏈上,讓借款人在特定的規則下提取,例如貸款金額、利率、還款期等。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 DeFi 的用例也在逐漸增加。如今這些金融產品包括借貸平台、期權交易協議、市場預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支付整合、流動性挖礦協議、穩定幣發行等等。

DeFi 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其功能與既有金融不同。雖然它新穎的做法讓我們消除了中介,但亦帶來了始料未及的挑戰。

首先,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是無需權限的,這代表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創建和參與智能合約。推以廣之, DeFi 產品本質上是開放的,不需要對其用戶進行驗證。這與受管制的金融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傳統金融體系裡, KYC(瞭解你的客戶)和 AML(反洗錢)程序仍然存在,以運行中的摩擦作為代價以防違法行為。

此外, DeFi 有能力在近乎無需傳統機制的條件下,把金融服務帶給全世界數百萬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可是這裡有一個明顯的限制,前提是我們必需了解區塊鏈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參與其中的背景知識。即管如此,隨著我們踏入下一個方便用家使用的區塊鏈改進階段,這個難題有望可以解決掉。

其次, DeFi 中的所有操作均是可審查的智能合約,意思是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驗證他們即將把資金托付給的代碼。區塊鏈的不可變性意味著在他們的資金提交後,智能合約的執行會完全取決於代碼本身,無需第三方。這種方法的另一方面來看顯然是危險的,因為未經審核的代碼有機會被利用,令用戶的資金面臨一定的風險。

而且所有提交上區塊鏈的交易本質上和網絡本身安全度一樣。 DeFi 為用戶提供了保證,前提是智能合約代碼有效,那麼他們就不可能丟失自己的資金。

最後,去中心化金融往往需要在關鍵問題上的決策能力,例如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如果欠缺一個金融機構作為中間人,修改某一特定協議時就需要另一種管理機構,這使構建一個高效率而又中心化的實體難度增加。

在很多問題仍有待解答的情況下, DeFi 最終成敗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它能否在一個不靠信用作為基礎的行業中成功贏得和保持用戶信任。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隨著區塊鏈技術滲透到各種行業,這種嶄新的模式已慢慢擴展中,成功推動了達至去中心化和更開放的世界願景。

Flow : DeFi 能夠對抗傳統中心化金融體系嗎?

Flow : DeFi 能夠對抗傳統中心化金融體系嗎?

本文譯自 Mateusz Rzeszowski 發表在 Flow 博客的文章,原文鏈接

去中心化進入(DeFi)是自 2020 年區塊鏈世界最熱的話題之一。我們看到 DeFi 可以顛覆傳統金融行業帶來的潛力,也認爲 Flow 網絡將會在這個領域大放異彩,因此翻譯此文,以讓更多中文讀者瞭解 DeFi 和 Flow,共同迎接未來金融行業可能發生的大變局。


只要有貨幣存在,就會有我們稱為銀行業務的金融運作出現。最初是農民之間互相借貸糧食,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銀行已經變成今天金融機構的經濟巨頭,他們的報價服務對象可以是尋求投資的個人客戶,甚至可以是一個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的國家。相信由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有潛力顛覆銀行這個如此穩固的行業,對很多人來說就像天方夜譚,有這樣的想法也很合理。然而創新是種很奇特的東西,有時候大膽的想法和未被開拓的方向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可以看看中本聰白皮書描述的 Bitcoin 的願景:

現在網上商業幾乎完全依賴可信度高的第三方中介來進行交易。[...] 故我們需要一個基於加密憑證而非信用的電子付款方式,使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交易,無需信任的第三方中介參與。(Nakamoto 2008:1)

所以現在比特幣是否成功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去中心化?誠然沒有。由於交易成本高及吞吐量低,比特幣可能永遠也無法成功打倒中心化的方案。但這個想法無疑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科技環境,為之前不同領域一直被認定難以逾越的創新想法鋪平了道路。

比特幣嘗試將電子商務去中心化,而 DeFi 則希望解決銀行業務中的信任問題,兩者之間有其相似之處。也就是說,它試圖將幾個世紀以來集中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金融的意思歸根結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區塊鏈的推動下,以一種不需要中介機構的方式,將有興趣參與金融市場的人連接起來。

實際上,區塊鏈支持的智能合約允許創建複雜而相互依賴的交易系統。對潛在用戶來說,這意味著舊有模式需要的中介變得無關緊要,因為智能合約很大機會可以用點對點的方式匹配客戶。我們不需親自到銀行進行借貸,等待金融機構把貸款人的錢轉移給借款人,並收取大量費用。使用智能合約的貸款人基本上可以將自己的錢存入區塊鏈上,讓借款人在特定的規則下提取,例如貸款金額、利率、還款期等。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 DeFi 的用例也在逐漸增加。如今這些金融產品包括借貸平台、期權交易協議、市場預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支付整合、流動性挖礦協議、穩定幣發行等等。

DeFi 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其功能與既有金融不同。雖然它新穎的做法讓我們消除了中介,但亦帶來了始料未及的挑戰。

首先,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是無需權限的,這代表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創建和參與智能合約。推以廣之, DeFi 產品本質上是開放的,不需要對其用戶進行驗證。這與受管制的金融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傳統金融體系裡, KYC(瞭解你的客戶)和 AML(反洗錢)程序仍然存在,以運行中的摩擦作為代價以防違法行為。

此外, DeFi 有能力在近乎無需傳統機制的條件下,把金融服務帶給全世界數百萬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可是這裡有一個明顯的限制,前提是我們必需了解區塊鏈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參與其中的背景知識。即管如此,隨著我們踏入下一個方便用家使用的區塊鏈改進階段,這個難題有望可以解決掉。

其次, DeFi 中的所有操作均是可審查的智能合約,意思是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驗證他們即將把資金托付給的代碼。區塊鏈的不可變性意味著在他們的資金提交後,智能合約的執行會完全取決於代碼本身,無需第三方。這種方法的另一方面來看顯然是危險的,因為未經審核的代碼有機會被利用,令用戶的資金面臨一定的風險。

而且所有提交上區塊鏈的交易本質上和網絡本身安全度一樣。 DeFi 為用戶提供了保證,前提是智能合約代碼有效,那麼他們就不可能丟失自己的資金。

最後,去中心化金融往往需要在關鍵問題上的決策能力,例如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如果欠缺一個金融機構作為中間人,修改某一特定協議時就需要另一種管理機構,這使構建一個高效率而又中心化的實體難度增加。

在很多問題仍有待解答的情況下, DeFi 最終成敗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它能否在一個不靠信用作為基礎的行業中成功贏得和保持用戶信任。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隨著區塊鏈技術滲透到各種行業,這種嶄新的模式已慢慢擴展中,成功推動了達至去中心化和更開放的世界願景。